一、文件与内容共享

1. 多类型文件传输:支持用户相互交换加密消息,可发送照片、影片等所有类型文件,包括文档、压缩包等^^。

2. 频道与群组共享:通过创建频道或群组,用户可集中发布内容。频道适合单向广播(如新闻更新),群组支持成员互动交流^^。创建时需注意:

  • 群组可设置消息历史是否公开;
  • 频道可添加描述并设置隐私权限^^。
  • 二、隐私与安全设置

    1. 电话号码可见性:默认仅对通讯录联系人或主动共享的用户显示号码,可通过“隐私与安全”设置调整权限^^。

    2. 数据共享政策变化:2024年起,Telegram开始配合多国执法请求,在涉及恐怖主义、网络诈骗等案件时提供用户IP和电话号码^^。例如:

  • 荷兰检察机关首次通过该平台获取儿童、毒品贩运等案件数据^^;
  • 美国2024年收到的用户数据量同比激增(从14项请求增至900项)^^。
  • 三、风险与滥用案例

    1. 犯罪工具滥用

  • 韩国“N号房”案件利用秘密聊天室共享性剥削内容,涉及74名受害者(含16名未成年人)^^;
  • 诈骗团伙通过群组诱导投资,如“纸飞机”连环诈中,受害者因虚假理财APP损失144万元^^。
  • 2. 非法内容传播:平台曾因未及时删除犯罪相关内容(如荷兰侮辱女性名单)引发争议^^。

    四、替代性共享场景

    1. 公益应用:莫斯科志愿者通过Telegram群组组织“共享食物”行动,分发临期食品给低收入群体^^。

    2. 军事用途:俄军测试替代软件,保留位置共享功能但避免依赖Telegram服务器^^。

    建议用户在使用共享功能时,注意调整隐私设置并警惕高风险链接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j-telegtam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